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

乐见发受灾补助成为“教育风景线”

来源:央视网    时间:2023-08-06 01:03:47

唐代诗人孟郊《游子吟》:“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”寥寥数语,描写了游子出行前母亲的牵挂。这样的牵挂镌刻在一针一线的缝衣行动中,也超越了时空和特定的对象,让读者看到了鲜活的现实场景。


(资料图片)

7月至8月,是高校的暑期生活。每年放假前,高校会通过多种形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。这样的提醒也许是例行公事,但如果真正遇到了麻烦,就会特别感知例行公事的重要性。

近日,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,部分地区汛情严重。西北工业大学、华东师范大学、厦门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中山大学、大连理工大学、同济大学等高校相继发声,受灾学生可向学校申请补助。

从南到北,从部属高校到地方高校,做出类似申明的高校还有很多。高校对千里之外“游子”的关心和爱心行动,以“慈母”的心态表达着自己对假期离校学子的关爱之情,网络舆论对这样的善举反响热烈。

在新浪微博上,网友的评价积极:“大雨无情人有情,团结互助渡难关。”“大爱无疆,互助共济,方显本色。”“好暖心!”“为这些高校点赞!”“非常人性化的政策了!”“被学校感动到!”“希望一切都好!”

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。在校生家乡遭遇暴雨受灾,所在高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向受灾学生开放申请临时补助,这样的关爱既是有形的更是无形的。有形的关爱,是高校与自己的学生风雨同舟;无形的关爱,是通过这种资助形式建设一道独特的“教育风景线”,彰显着高等教育实践的道德性。

一所大学要成为“参天大树”,一个重要的支撑是历届毕业生的成就和他们的在校经历。通常,人们更看重前者,而无形中忽视了后者。一个学生在校生活的点点滴滴,在绘制他们个人求学经历的同时,也在书写着学校的另一种历史——校友成长记。学生的特殊经历和瞬间感受将铭刻在他们的记忆中,最终成为学校历史的生动素材。学生所在家乡受灾,学校及时伸出援助之手,学生申请受灾临时补助,将成为学校历史中独特的“教育风景线”,而这些一旦成为学生的集体记忆,随着时间的流逝,将显得格外珍贵。

提供受灾临时补助,看似学校额外支出了一笔经费,但学校收获的却是社会专题调研的一手资料。现代大学,服务社会是一项基本的功能。大学为受灾学生提供临时补助,看似一种单向度的“施舍”,实际上可以挖掘潜力,把补助作为“特约奖学金”,要求学生提出申请的同时,提交一份家乡暑期见闻。高校的智库机构汇总这样的见闻,不亚于做了一次大型的汛情灾情调研,可以为防灾提供资政服务。这样的报告做好了,也可以成为高校服务社会的一道独特的“教育风景线”,何乐而不为?

大学向学生提供受灾临时补助,是一种鲜活的德育实践活动。道德教育不同于简单的知识传播,不是单纯通过课堂说教改变学生的观念,而是要靠学校和老师的范导来调节学生的行动。换句话说,学生是通过模仿学校和老师使自己社会化和成人化的。突发的汛情虽然无情,但学校的爱心可以感动受助学生的心,也可以让其他学生感受到学校的爱心。

有什么样的学校和老师,就有什么样的学生,这是塔尔德的模仿律揭示的一个规律。当爱心从学校传递给学生,他们也将传递给更多的人。这样的爱心传递,为“教育风景线”抹上了道德的底色,使之更具教育价值。

为受灾学生提供临时补助,可以从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深层含义中进行解读。“所谓大学者,非谓有大楼之谓也,有大师之谓也。”一所大学有无大师,很大程度上与这所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否现代化有关。建设中国式教育现代化,需要每所大学有自己的现代化办学理念。同样是受灾学生补助,现代化办学理念的大学该怎么做,如何把一次内部的赈灾活动转变成大学教育的一部分,这是考验每所大学“教育风景线”的试题,这样的试题有待大学进一步作答。

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“有教无类”,同样是提供受灾临时补助,期待更多的高校探索出有独家特色的救助方式,使之“寓助于奖”,成为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。

刘海明(重庆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)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时代导报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  联系邮箱: 514 676 113@qq.com